毛南族服饰 毛南族服饰简介

壮民族服装定做-民族壮族服装女

  毛南族 服饰 毛南族 服饰简介

毛南族 服饰受汉、壮民族文化影响较早、较深,保留自己独有的传统工艺不多。

新中国建立前,毛南人都喜爱自己缝制的衣服、鞋、帽,崇尚蓝靛染成的蓝色,也喜欢青色、灰色或用黄花染成的**布料。腊染和制作“亮布”不甚盛行。衣料多用自己种植的棉花做成土布,民国以后才逐渐用上“洋布”。

服装样式较多,既有男女老幼之分,又有时令、场合、用途及人物身份之别,一般概称唐装或中山装。古代衣服只存前清款式。其成人头饰和穿戴的衣服、鞋靴大体如下:

头饰,男女扎头巾,使用一条长三尺五寸、宽五至八寸的蓝布做成。未婚男女则戴布帽或棉毛绒织成的各式绒帽。金属装饰品有银质耳环、银梳、发簪和项圈。

衣服,男子有短上衣和长袍两种。上衣对襟开胸,有两个口袋在下方,用布做扣子,单数。长袍开右襟,多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当礼服用。裤脚宽裤裆大。妇女衣式比较复杂。有穿短衣长裤的,有穿短衣长裙的。上衣开右襟,襟上安五对或七对扣,形状、花色多种多样。上衣的角有绣花镶边的,也有不绣花的。年轻姑娘胸前另罩有精美的围裙,以显苗条、美观。妇女的裤子同男子大致一样,只在裤脚绣花滚边,显示多彩多姿。据传旧时妇女曾穿裙子。 毛南族 穿的鞋靴比较简单。

冷天或赴宴、会客、赶圩,脚穿自制的布鞋布靴。平日和热天多穿草鞋、竹角鞋或布制凉鞋,朴素大方而且适用。女子于隆重场合则穿绣花尖嘴布鞋,很别致。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品增多, 毛南族 的穿着发生重大变化。现代衣料、款式与新式的鞋靴,都穿戴上了。尤其是青年,审美观和消费观都在趋向现代化。只有边远山村的老人,仍保持着本民族古朴的传统,穿戴原来的服装。

壮族有什么节日

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是壮族比较隆重的节日。

壮族盛大节日简介

1、春节

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2、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3、陇端节

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4、吃立节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5、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

6、三月三

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青年男女们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7、牛魂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不瘟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主人用枫叶水泡糯米蒸饭,然后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摆上供品,点香烛,祭祀牛魔王,人们还要唱山歌,欢庆牛的生日。

8、莫一大王节

每年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每年六月二日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他佑护壮家人安宁。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的仪式。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9、中元节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人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10、霜降节

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流行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但影响扩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县。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糍粑、年米、肉、香烛等聚集玉音庙宇供祭。有演戏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狮的,等等。

壮剧都有什么艺术特色?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古时候人们称之为“傩”。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述壮族的歌唱习俗时说:

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统一的模式。

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

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

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

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侬阿里”3字,意即“妹在哪里”,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

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

壮剧唱词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壮族人迷壮剧,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

从艺术上看,壮剧声腔可大致分成3类: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表演程度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剧种,以“哎咿呀”、“哎的”和“乖海咧”三大声腔为代表;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以“咿嗬海”声腔为代表;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以《螺蛳姑娘》为代表。

壮剧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类。所谓衬腔,就是在每段唱词的开头或一句唱词的结尾,加上几个有声无义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属于前一种,如“哎的呶啊,我名侬智高”,这种腔调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属于后一种,如“稻谷金黄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是富宁壮剧的主要衬腔之一。

壮剧曲调变化非常鲜明,因为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其曲调比较自由,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此外,还有悲调、小调等。

壮剧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

壮剧的音乐曲调充满着壮族民歌风味,而且每个曲调都是结合行当来伴奏。

大调是用于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调婉转抑扬,异常优美。多半是用十六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为主。反调是用于伴奏武生打仗时用,节奏强烈,多用八分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

沙调是小生出场时的伴奏曲,附点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较多。

过场调是旦角走路时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时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脸,走一步要半蹲一下。这支曲调也可以说是一支舞蹈伴奏曲,华丽、优美、感人。

皇帝出场有时也用过场调伴奏。加冠调只能用于皇帝出场时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转动听,非常柔和。

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壮师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铓、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

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大鼓、铓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皆博得观众的好评。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

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主要曲调为女唱“乖哥来”,男唱“依阿里”。

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柱,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

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顶上盖一块大布篷,一块横幕从中一隔,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横幕中画麒麟、龙凤等图案,两边挂门帘,帘上画荷花、石榴、寿星等图案;后台置条桌一张,上供老郎神牌位.两边放衣箱、头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场居左,武场居右,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指挥演出。

广南壮剧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人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

广南壮剧在表演过程中,艺人所表演的角色被人们称为:

**庄重,书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丑放荡不羁,可以唱前不礼人,入场不揖,插科打诨,任意发挥。

壮剧的剧目比较丰富,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一类是反映民族斗争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的;一类是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连台本;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唱话的;还有就是生活小戏及创作、改编的剧目,如《刘三姐》、《螺蛳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剧《焦裕禄》等。

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鸟衣》、《白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牛郎》、《顺知戽海》、《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瓦氏夫人》、《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壮剧音乐主要来源于山歌、民间说唱、道场音乐等,按戏曲音乐的划分可分为腔、曲牌、唱词、乐器几个部分。壮剧表演也有一些传统步伐、调度规则,但不拘泥于过多的程式,而是根据壮族宗教歌舞及剧目需要,不断吸收民间及汉族戏等各类表演技艺进行充实,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壮剧的化妆有俊扮和脸谱之分,俊扮是生、旦行的一般装扮,搽底油、拍底色揉红、描眉眼,脸部干净没有勾画其他的线条图案。脸谱有一定的格式,人物性格品性自然分明。

壮剧的唱腔,不像其他剧种有各式各样的调及板眼,只分生、旦、净的唱法。旦角唱腔婉转、优美、细腻,滑音较多。演员与音乐配合上较自由,只要音乐拉到中音的地方演员就可起唱。

壮剧在打击乐的配合方面,每唱完两句,打击乐就打一次,生角的唱腔明朗,行腔较多。演员与音乐、打击乐的配合与旦角同,只是不要小锣,花脸唱腔,声音浑厚、有力,打击乐的配合是几样乐器一齐打,在音乐上只能用反调伴奏。

壮剧的打击乐与其他剧种也不同,只有一种锣鼓经,在用法上与弦乐紧密结合。唱腔与音乐打击乐的结合也是很紧的。不管什么行当,每唱完两句,总要打一次打击乐。

壮族人民最喜欢武术,特别是打拳。壮剧舞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掘的。壮剧的武生表演,动作有力,节奏很强,身段不多,但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表演艺术看起来虽然粗糙,但具有一定的民族独特风格。

壮剧原来没有服装道具。清朝光绪年间有人到广西经商,才带回一批服装道具。在这之后壮剧艺人开始根据不同角色,逐年增补改制,才丰富起来。但服装有民族特色,大部分用黄褐色。

旦角穿的与平常的壮族服装一样,只在头上包手巾,然后在手巾上戴上一道箍。传统壮剧的服装多为自制,大多用自织的土白布,布料按戏服的式样绘制各种图案。

壮剧上演剧目大多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因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色。

壮剧在演出中多伴随着民族的活动而产生和发展。一般都在婚嫁喜庆,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具有浓烈的民间习俗特色。

壮剧既有源于本民族的土曲、土调,民间杂耍和民间舞蹈的继承,也有对民歌、八音、时令、小调的吸收,还有从兄弟剧种的音乐、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进。形成了壮剧自身艺术的多源性特色。

壮剧演出唱、念都用壮语,引用本民族谚语、比喻、俚语和格言,语言生动、词汇丰富,对仗工整、押韵上口,醒人耳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语言特色。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重要载体。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娱,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